讀了「香水」再去電影院看「香水」,畢竟還是文字裡鋪陳的故事層次分明,大銀幕把情節都通俗化了。小說裡原本沒有的殺妓女、透明油萃爐裡的裸屍,想是導演為求劇情更聳動而添加的橋段;而片名"Perfume"之外又加上副標”A Story of a Murderer”,實在有點多餘,但也許長度有限的電影就是無法百分百呈現小說細密繁複的描述,男主角「葛奴乙」的選角也還算不錯,我不該太苛求?



 
像葛奴乙一樣有個天賦異秉的靈敏鼻子,其實並非好事,我也有個嗅覺頗敏銳的鼻子,常能聞到一般人聞不到的味道,如剛剛有人抽過煙的會議室,旁人對殘留的二手煙味兒渾然不覺,我卻敏感得趕快把空調轉強一點。對於各種「人味」我也有點神經質的敏感,有時察覺對方擦了過重的香水、或口鼻手指間飄著的老煙槍味兒、夏天因為流汗而冒出的油垢味,都會讓我難過得很。實在不是故意的,都怪鼻子太靈,總能在空氣間捕捉得到那絲絲縷縷似有若無的氣息。

 
我的好友嬌嬌女曾在愛情好像要萌芽時,聞到對方身上一股令她不太習慣的體味,說不上難聞,但所謂「費洛蒙」,不該是對方身上散發出引人遐想或動情的氣息才對?當時期待戀情開花的她說服自己接受那初聞覺得不甚喜歡的味道,後來卻證實那是一段錯誤的邂逅,可見「氣味相投」一詞可真是有道理。


最近聞到令自己最難以忍受的味道,是髮型師為我噴的「髮彩」。我的髮色太黑,上了鏡頭顯得很「重」,於是髮型師煞費苦心的在吹整完後為我噴上金棕、或酒紅色的髮彩,很是摩登好看。但我實在搞不懂,亮麗的顏色之外,到底製造商為何在產品中加入濃得令人窒息的人工香氣?那氣息之濃烈,每當髮型師一舉起瓶子,全梳妝室的人幾乎都奪門而逃,只有我和她兩人屏住呼吸,忍得不能再忍,還是會吸到那可怕的噴霧,為了愛美,我望著鏡子裡的自己籠罩在那氤氳的濃霧中,常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…。還好噴上不久氣味就會散去,否則豈不是像頭上頂著俗麗艷香的花,走到哪兒人人怕都避之唯恐不及…。


但頭上的濃重香味也遠比臭味來得好。嬌嬌女告訴我,搭捷運站著時,她必會俯視坐著的人,頭頂是否乾淨蓬鬆,因為如果頂上看來油油膩膩好像幾天沒洗頭,那準會泛著股難聞的油味兒…;搭計程車,她也一定選擇看來嶄新明亮的新車,否則車內可能充滿陳舊的皮革味兒和不愛乾淨的運將體味…。呵呵,如此龜毛的個性,跟我實在挺像的,難怪我們「氣味相投」。有時很羨慕神經大條一點的人,凡事反應慢一點,或根本不察,生活才會輕鬆一點唄!

 

 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別忘了按一下「推薦本文」和上方的「推薦本版」哦!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