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外傳」與「澄清」之「罄竹難書」

 

 

古早以前,老師教我:新聞就是報導真相、事實。但曾幾何時,新聞裡動輒出現「外傳」「傳出」這樣的字眼,叫我總有些迷惑,「外傳」或「傳出」帶著點不確定的意味,那麼,所報導的這件事,究竟是否真有其事?


 

舉例來說:


SOGO禮券貴婦人團後,又「傳出」有貴婦二團。

 

南迴鐵路搞鬼案傳出」檢方已掌握一秘密證人。

 

「外傳」SOGO百貨經營權之爭有高層介入。


 

理論上,新聞本該是真相或事實,但在「外傳」或「傳出」被廣泛使用後,不但沒人敢說這新聞陳述的到底是真是假,還為事件增添了幾分懸疑性。


 

不論平面或電子媒體記者都愛用「外傳」、或「傳出」,可能有幾個原因:


 

一.  不便引述消息來源。當消息來源的身分必須保密時,記者無法具體引述某某人所言,過去常用「據了解」,但這年頭流行的寫法是「外傳」、或「傳出」。


 

二.  抄襲新聞。這新聞已由別的媒體率先報導,但在同行競爭激烈、又趕時間的情況下,記者改寫這則新聞最愛用「外傳」、或「傳出」,因為這則新聞根本不是自己採訪、而是抄來的。既然不是自己得來的消息,寫「外傳」、或「傳出」更有規避責任的意味。


 

三.  難以查證。在這個全民爆料的年代,今天A跳出來、明天BCD也加入爆料行列,連爆料者都說不清事情的來龍去脈、或故弄玄虛搞神秘吊記者胃口,記者下筆時也只能寫「外傳」、或「傳出」,因為真真假假、虛虛實實,其中到底有幾分真,誰知道呢?


 

四.  純屬習慣。大家都這麼寫、這麼用,於是也就跟著「外傳」或「傳出」一番,完全不用腦的就這麼瞎寫稿….


 

尤有甚者,連「外傳」、或「傳出」都不用,而是更過分的「據說。記得一次我播報到一篇「據說」云云的稿頭,簡直報不下去。怎麼能「據說」呢?「據說」可以是個故事、可以是某種傳說,曾幾何時,在應求嚴謹的新聞裡也有「據說」?唉…..,那麼新聞報導豈非散佈傳言,有如披著羊皮的狼?


 

繼「外傳」、或「傳出」後,接著而來的是令我更疑惑的「澄清」。


 

「澄清」一詞長久以來已被濫用到無以復加的地步。在某事件「傳出」後,常見新聞當事人出面「澄清」,但他是真「澄清」、或純「辯駁」?也許僅僅「否認」而已,一點也未「澄清」,說了老半天真相猶在霧中,讓人看也看不清。然新聞標題卻老寫著斗大的「澄清」二字,不知不覺讓媒體成為為新聞當事人開脫的幫兇。


 

就在「外傳」或「傳出」許多莫衷一是的混亂訊息後,再來個不明不白的「澄清」,一杯渾濁的水,更渾得厲害,再也無法清明了。



 

 

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別忘了按一下「推薦本文」和上方的「推薦本版」哦!謝謝!



原文網址: 「外傳」與「澄清」之「罄竹難書」 | 趙心屏部落格 | rosychao | NOWnews 部落格 http://blog.nownews.com/article.php?bid=162&tid=23783#ixzz3Knk2OKAw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sechao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