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鄉的芝麻餅

爸從皺巴巴的塑膠袋裡拿出兩塊又黑又扁、包在兩片葉子裡的東西,用他極重的鄉音告訴我們這是用芝麻和糯米做的點心:「很好吃的!」我們聽了心頭一暖,還沒入口就充滿了期待,一定很好吃的!從家鄉老遠帶回來的芝麻餅,怎麼會不好吃呢?


 

每當有人問我祖籍哪裡,我都先愣上三秒鐘,到底是廣東合浦還是廣西北海呢?老共曾經重劃了省份,使得老家一下子從原來的廣東變成廣西省,至於合浦則變成北海「市」中的一「縣」,幾年前我們和爸一起回老家祭祖,爸為我們上了一課,當時模模糊糊的地理概念在心裡轉了幾轉,好像還是不甚了解他鄉是哪鄉,總而言之是爸心中自始至終的純樸富庶之鄉:爺爺奶奶有塊田、水果總是又大又甜,南方的特產荔枝、龍眼、波蘿蜜讓爸的回憶總有滿滿香甜的氣息...。

 

 

老家還有個知足常樂、和爸的描述很相稱的名字「長樂村」。那年我們先搭機從香港--廣州--再轉到北海,然後乘坐一個半小時的小包車,一路塵土飛揚的終於抵達這個村子,首先經過一處熱鬧得不得了的路口,兩旁全是滿載蔬果的攤子卡車,接著青青的牛糞味撲鼻而來,老家到了!



 

 

這真是個鄉下地方,到處是田,房舍都很陰暗老舊,在小路上拐個彎,遇見兩頭大水牛,咦,這真是我的老家嗎?一種既陌生又熟悉、既真實又虛幻的感覺錯綜浮上心頭。有著黝黑皮膚、刻畫著深深皺紋的大叔大嬸們很好奇地圍著我們,嘴裡嘰呱講著聽不懂的家鄉話,唔,他們通通都是我們趙家人哩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(嘻,這玩意兒,我可是第一次玩.....!)


 

跟著爸爸、伯父一行人上山祭祖,我第一次看到爺爺奶奶和小叔叔的墳,都是小小的黃土堆、立著灰撲撲的石碑,伯父憶起小叔叔當年被共產黨活活打死,一時老淚縱橫,讓我心頓時揪了起來,以前總是聽爸爸伯父形容身高一米八的小叔叔多麼高大粗壯,後來卻被打死的故事,如今站在他墳前面對一培黃土,那種既遠又近、既真切又模糊的感覺又來了,我望著碑上刻著從未謀面的爺爺奶奶的名字、那從父親告訴我開始就刻在我心板上的名字,至今仍是刻在石板上的文字。基督徒不拿香不拜拜,但那天我拿了香向爺爺奶奶叔叔的墳鞠躬,我想神了解的。




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那年,老爸和伯父為老家興建的祠堂完工了!)


 

 

我們父女回鄉是件大事,傍晚在我們趙家祠堂前,熱熱鬧鬧地辦起桌來了,桌上的菜很精采,有滲著肥油的大蹄膀、帶著焦焦鍋巴的糯米飯、還有好些都很油、光看就感覺到家鄉濃郁情感的大碗菜餚,我們都吃得很香,大口嚼著肥肉,無所不在的蒼蠅也飛得興高采烈,這碗沾一沾、那盤點一點,成了菜餚的活動盤飾,在夕陽中,望著前方的稻田,我們一大家子,邊吃飯邊揮蒼蠅邊雞同鴨講,是我這一生永遠也忘不了的場景。



隨同父親返鄉,完成了他老人家的心願。那年以後,爸還是年年獨自回鄉掃墓,返台時總拎著北海的特產魷魚絲、蝦米、沙蟲…..,今年帶的則是黑黑扁扁貌不驚人的芝麻餅。我照爸的囑咐放進電鍋蒸了吃,邊吃心裡邊泛著股熱,想起那年伯父的眼淚、想起另一位伯父今年清明以前過世了,想起「長樂村」裡,我們趙家的那片田地莊園,其實這芝麻餅不怎麼香也不怎麼甜,素素的味道,就是樸樸實實誠誠懇懇的鄉下點心,一如我遠在海峽另一邊的家人。



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別忘了按一下「推薦本文」和上方的「推薦本版」哦!謝謝!
 



原文網址: 家鄉的芝麻餅 | 趙心屏部落格 | rosychao | NOWnews 部落格 http://blog.nownews.com/article.php?bid=162&tid=19648#ixzz3Knod1lQi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sechao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